数字金融如何助力高质量经济发展?这场圆桌论坛告诉你答案
当前,数字金融与高质量经济发展是时代浪潮,发展数字金融是大势所趋。如今数字化发展已经进入深水区,数字金融如何助力高质量经济发展?一路走来有哪些跌宕起伏的得失?未来数字化转型又该朝哪个方向前进?
(资料图片)
8月26日,国际金融报首届金融科技创新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论坛还安排了主题为“数字金融与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圆桌论坛,国际金融报副总编辑卫容之主持。
业内数字化发展和金融科技领域的各路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数字金融的发展。在圆桌论坛环节,中银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石璞玉、江苏苏宁银行首席信息官黄进、珠海金智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廖万里、慧安金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铃四位嘉宾各抒己见,就数字金融触达的广度、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数字金融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多维度、深层次讨论。
利用数字科技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在石璞玉看来,数字金融的含义有两层:第一层从狭义来说,是数字化的金融服务,而第二层则是在数字化时代下,对企业提供数字化金融服务的概念。
数字化转型是整个经济发展抛给企业的挑战,而金融机构的天职就是服务经济和实体企业,在这种背景下,也要提供与企业禀赋和未来发展方向相契合的服务,这对传统金融机构提出很大的挑战。
举例而言,对于初创型的企业,做授信是非常难的,如何在企业初期正确评估未来的发展和公司的竞争力?石璞玉有自己的感悟。“这和以前做的传统企业完全不一样,我们通过很多模型去帮助这些有前瞻性的初创企业,这对传统金融服务来讲很有挑战。”但是,这些企业经济发展折射了经济的未来和和持续的动能,石璞玉认为必须迎难而上,给他们提供更好更多的服务是对中国经济的正面影响,也是作为一家国有大行最应该做的。
另一方面,数字金融使服务内容有了很多拓展延伸。“时至今日,我们给企业提供的更多是资金的赋能,帮助企业去做数字化的转型,提升企业的经营能力,不仅保证了资金的安全,从国家建设端也保证了我们实体经济很好的发展。”
“立足集团内服务,放眼集团外拓展;深耕金融行业,探索跨界合作”是中银金科的发展思路,石璞玉坦言,现在还处在起步阶段,如何用数字技术更好地为企业提供服务、打造具备市场竞争力的金融科技平台还需要探索。“金融科技公司是比较新的形态,作为国有大行金融国有科技公司也背负着责任和使命,如何用数字科技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我们一直要探索的。”石璞玉表示。
金融科技助力普惠
民营企业的基因流淌在苏宁银行的血液里,从2017年6月成立以来,苏宁银行走出一条差异化发展的道路,坚定地拓宽普惠客群业务,做银行业的“补位者”。在数字金融对普惠业务的发展上,黄进有自己的感悟:“只有数字金融才能为更多的客户提供普惠金融,还能够提升普惠金融的服务,让这些普惠金融的辅助更具有持续性。”
苏宁银行本身的发展就充满了数字金融的因素。与传统银行不同,苏宁银行践行的就是科技驱动,深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普惠金融方面,截至2022年末,江苏苏宁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47.8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7.32亿元,增幅45.34%。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不含票据融资)226.23亿元,增幅达到45.59%;普惠小微贷款户数23.6万户,增幅20%。
“数字金融让我们所提供的金融服务更加简单,比如开个户只要1分钟,听起来简单但背后有很多技术在支撑,比如反欺诈管控技术等,我们所有产品服务也已经大规模采用线上化。”黄进表示。
同时,普惠金融能够提升效率,数字化经营倒逼金融行业员工提高自己的能力,让金融服务更具有持续性。“各种各样的大数据技术,能够让我们一家小银行也能够服务到像一千万量级的客户。”
在一次次的实践中,黄进对国内银行业的数字金融情况很有信心,他表示国外对新技术的应用是非常保守的,不愿意加大投入,而且会对新技术不停反复论证,同时科技人员在银行内部不是特别受重视,这一点就跟中国形成了比较大的差距。
“中农工建都纷纷成立了金融科技公司,无论是投入还是最高领导层的重视都是无与伦比的,我们有优秀的人才,所以这几年看起来发展得特别快。”黄进表示。
数字员工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银行经理的一天是什么样的?早上接触客户确认放贷意向,下午为了一笔放贷,撰写生成信贷风险报告,后台人员上企查查、天眼查、国家信用网站、国家工商网站,再去银行征信系统,来回查询核对数据,一天就这么过去了。但引进数字员工后,不再需要通过各个平台逐步获得数据,数字员工的一站式处理可以快速帮助银行员工完成风险尽调的报告。
珠海金智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廖万里分享道,在与工商银行的合作中,类似的应用场景已经拓展至1400多个,每年能够节约相当于超过1500人的工时。在证券行业,珠海金智维信息科技在海通证券落地了400多个场景的数字化,每年给这家券商节省了300个小时的人工。
但是,在推广数字员工的业务时,廖万里也曾受到银行员工的质疑。用数据重构业务流程后,是否会导致人员失业被裁?但结果显示,不仅银行内部的客户经理保留了岗位,在使用数字工具后,每个人的年终奖还翻了一倍。因为改造后,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原本一个人只能跑两三个客户,在数字员工接手后台数据审核后,人员解放,一个人能跑五到十个客户,奖金大幅提升。
眼见大模型的崛起,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廖万里认为,金融机构会步入人机协同的创新组织,人类员工与数字员工携手同行。数字化转型不是冰冷无情的,而是对内对外都能提升服务温度。
“通过科技让金融行业实现转型、提升效率的同时,我们的金融机构也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个人企业,从而推动我们国家的整个数字经济高速发展,有质量的发展。”廖万里表示。
数字化转型三个技术挑战
在与银行合作过程中,慧安金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铃注意到三个数字化转型技术面临的问题。
第一在数据资产方面,不管是治理、管理、存储还是发展,数据都是基石,在数据发挥价值过程中会涉及隐私、保密等安全性问题,如何权衡数据的价值和隐私数据的保护,这是在数字金融发展过程当中面临的问题,也是需要思考的部分。
第二,用大数据对已有的决策管理流程进行改造赋能,是一件非常有挑战的事。“任何一家国有大行可能有8亿到10亿的账户,每天会发生数十亿到上百亿的交易,这个交易在几千种不同的产品和业务当中发生,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体系。”黄铃认为,庞大的体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需要决策的方面,甚至可能存在着各种漏洞和风险点,人工智能如何在这么复杂的体系当中发挥它的价值,是金融科技人士每天都需要考虑的。
第三,如何发挥业务人员的经验,在人工智能的协同下,更高效、更好、更低风险地完成工作。目前,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还不能完全自主决策,它们更像是工具箱里趁手的工具,辅助银行客户经理或管理人员决策。因此,人机协同非常重要,完美的场景下,业务专家的推理与人工智能的提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完成挑战。
“我希望可以人机协调,互相学习,互相补充,为我们整个金融行业保驾护航。”黄铃表示,从数据驱动业务到人机协同,这都是数字金融以及数字化技术赋能金融业务发展的核心。
记者:曹韵仪
编辑:姚惠
责任编辑:毕丹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