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 让群众喝上“幸福水”
农村供水是一项保民生、得民心、稳增长的惠民工程。近年来,陕西省黄龙县多措并举,不断提升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水平,高质量推进农村供水保障,攻坚克难,多措并举,打通农村供水“最后一米”,始终把保障饮水安全作为拓展乡村振兴成果的重要阵地之一,不断完善管理模式,稳步推进农村饮水保障,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优质水、幸福水,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赋能添彩。
(资料图)
健全机制 在“预”上下功夫
黄龙县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领导、乡镇党委政府落实、水务行业监管、村党支部网格包片、党员看户到人”的工作机制。县委、县政府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坚强领导作用;乡镇党委政府全面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统筹辖区各方工作资源;水务部门履行监管责任;村党支部按照供水工程网格划片包干,落实管护责任;党员包联管理服务身边5-10户群众,确保农村饮水排查网格无死角。当前,县域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已达到98.47%。
“自从村里自来水管网改造以后,我感觉用水比原来方便多了,以前我家的位置比较高,水流很小,现在改造以后,水压非常稳定,水质也感觉好了,感觉还是挺满意的。”崾崄乡白城桥村梁家塬组村民邬明德高兴地说。针对部分地区冬春季节干旱问题,县水务局因地制宜制定预案,新建应急水源并实现管网联通做到及时应对。在崾崄村、梁家塬村及邢家塬村,由于地势相对较高,采取的主要措施为打造联通的供水管网,通过水泵将梁家塬的水补给至邢家塬,在塬面实现“南水北调”。同时在白马滩镇,由于地下水水质良好,村级第二水源覆盖率已达到80%以上,先后共建深井40眼作为应急水源,彻底解决村组水源不足的问题,让当地村民吃水不用愁。
统筹推进 在“效”上做文章
县水利工作队队长管振说:“我们会同乡镇对全县农村饮水情况进行逐村摸排,对饮水存在问题的村组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实施‘一案一策’的处理模式,认真解决问题。”乡镇将责任落实到人,并将问题汇总建立台账,按照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水务部门落实监管责任,坚持每天进行进度汇总,并随机进行现场巡查,将工作效率最大化,把群众关心关切放在第一位。“现在只要是用水有问题,就可以直接电话联系水务部门,他们会第一时间过来处理问题,用水比以前方便多了。” 白马滩村卫家堡村民王仰云说。
截至目前,全县共有234处供水工程,涉及农村人口3.13万人,其中集中供水83处,供水人口2.3万人,分散供水151处,供水人口0.83万人,农村用水情况一直在动态变化,每季度、每月甚至每周的水务情况都不尽相同,针对各地情况不一,县水务局坚持综合安排、统筹推进,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效能。
多点发力 在“治”上出实招
2022年,全县共维修农村供水工程45处,更换、铺设管道70.69公里,更换水泵共21台,完成了圪台乡驻地管网改造项目,坚持每周汇总乡镇存在的供水问题,发现问题后及时在第一时间派出专人进行处理解决。在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的水价问题上,除县城管网延伸工程由县水务集团定价外,剩余82处供水工程均采用村集体协商定价,具体水价均通过村民民主评议决定,确保水价能够被所有群众接受。同时,在农村安全饮水项目中,县水务部门敢于直面群众用水所关切的问题,立说立改确保百姓满意,无论群众居住条件多偏远、多复杂,县水务部门多措并举,采取跨区域协调水源、就近修建蓄水池、安装增压设施等方法,让每位群众不仅用上自来水、平价水,更要让群众喝上安全水。
在水利设施管护责任落实方面,各乡镇积极推行“三个一”管理模式,出台《黄龙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明确管理内容和要求,使农村饮水工程管护体系更加完善。根据相关政策,将农村饮水工程的产权及时下放至乡镇政府及村委会,并在当地选择有一定管理经验、热爱水利事业的群众来管理,由财政拨出专款作为县级维修养护基金,为水利设施运行和维护提供资金支持。成立了数支应急抢修队伍,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应急管理机制,适时引入先进设备,不断推动标准化小型供水工程建设,安装视频监控、水质检测及自动化抽水等先进系统,降低运营管理难度,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因突发事件造成农村饮水困难及其造成的损失,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群众用水无小事,农村饮水安全事关民生福祉。下一步,黄龙县水务部门将持续抓牢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主线,紧紧围绕“安全集中供水、动态运行管护、智能管理提升”等农村重点供水工作,切实发挥行业优势、落实各部门职责、创新管理维护机制,全力以赴写好“水文章”,答好“民生卷”,不断夯实水利工程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根基,让群众深切感受到水利惠民工程带来的实实在在成果。
审核:王 姣
编辑:乔 洁
黄龙县融媒体中心
关键词: